

福鼎市图书馆“十三五”时期工作总结
及“十四五”时期工作计划
“十三五”期间,福鼎市图书馆以文献、信息、知识服务为基础服务,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,倡导全民阅读,建设书香福鼎。我馆认真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,坚持党的文化方针政策,为繁荣我市文化事业,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,丰富我市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成为公众阅读、交流与分享的城市公共空间。
一、 成果回顾
1、 强化学习,促进效能建设
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,做到领导有方;强化干部职工素质,做到实力过硬;强化制度建设,做到有度可依。切实狠抓服务效能建设,合力推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。通过多种方式,不断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养和专业素质水平。送馆员参加不同层次的业务知识培训,通过专题培训班的学习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,提升图书馆人员素质和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。图书馆已连续5届被评为“国家二级图书馆”,先后连续7次被宁德市委、市政府评为“市级文明单位”。2020年9月获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第二届福建省“读中华经典 颂时代华章”诵读比赛组织奖。
2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完善图书馆硬实力
我馆每年及时购买更新图书,现有图书总藏量近13万册,订阅报刊240种,数字图书馆藏书20多万册。完善排架,更新导引标识,为了使各项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读者,
采用开放灵活的藏、借、阅、查一体的免费服务模式,全年无休,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为读者的学习和阅读提供全方位的、优质的、快捷的服务,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任劳任怨、热情工作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年总流通10万人次,书刊文献外借达5万人次,书刊文献外借11万 册次。
3、推进免费服务,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图书馆致力于全面促进相关职能作用的发挥,坚持公益性原则,采取“你选我购”的方式,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。积极为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农村留守儿童、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开展文化关爱服务,专门开设了福乐书屋、盲文专柜、老人专座、残疾人专座等。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,并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机会。
4、创特色品牌,促阅读推广
发挥好图书馆引导阅读的社会职能,建设书香福鼎,打造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和主力军。我馆加大读书活动的开展力度,推出一系列读者活动进行阅读推广。创建“百姓讲坛”特色品牌,联系多方专家学者免费举办公益讲座,立足弘扬传统文化,让经典走向大众,现已举办近100场次,受众2万人次。每周坚持开展“书海拾贝•周周见”学生阅读分享会达100场;每年开展中小学生书画比赛、迎春送福义写春联、传统节日新春笔会、亲子阅读等活动。举办各类图片展、书画展100余场。
5、开展图书七进活动,送书下基层
在社区、军营、学校、企业等地方设立40个图书流通点,配备图书的同时进行业务辅导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图书馆确定了太姥山镇、点头镇、前岐镇等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,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在16个驻鼎部队设立了“拥军流动图书站”、建立“海上流动书箱”。与海军205部队开展文化双拥共建活动,通过各类主题活动,与部队官兵进行书法交流,举行军民联欢晚会等文化共建活动。繁荣了军营文化,不仅丰富了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,推动部队科技强军建设。
6、加大资金投入,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
图书馆加强资金投入力度,建立数字图书馆,形成信息服务网络,促进数字化信息的全面覆盖。图书馆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,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储藏量,增加图书馆信息的信息获取数量,在网络上实现信息以及文献的阅读和浏览。
二、存在问题
1、人员不足。
按国家标准《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》(5.2.3)和《公共图书馆法》(第十九条)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规定:公共图书馆每服务人口2万人应配备1名工作人员。按我市服务人口约为60万人计算,图书馆应配备工作人员30名。我馆编制内仅4人,严重缺编和人员不足,随着市图书馆功能的不断提升,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,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人数严重不足。
2、 经费不足
目前乡镇图书馆分馆建设所需网络和数字资源共享设备等软件、硬件没有资金采购,不能满足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需求,无法实现“一卡通”通借通还,限制了图书馆一体化配套服务效能和服务覆盖率。政府虽然在总体上加大了财政投入,但是在业务经费方面仍是紧缺,导致图书馆在开展业务工作时面临许多的困难。
三、总体目标
“十四五”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目标是紧紧围绕福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,以体制改革为动力,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水平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做好福鼎市图书馆的新旧馆衔接工作。在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增加投入,扩大内需的总体部署下,国家十分重视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,这对福鼎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来说是迈上新台阶的关键。
根据政府的规划将建成福鼎市“五馆一院”,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,新的福鼎市图书馆大楼,应充分的体现地域特色和城市的文化品位,成为福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标志性建筑。建设规划新馆同时统筹兼顾做好旧馆的利用规划,旧福鼎市图书馆本身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服务区,旧城区中心地带,人口密度全市最大,学校集中,应保留旧馆的正常运行,作为北片区服务窗口。新馆落成有利于南片区群众到馆借阅,新旧馆协调布局,让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更加便捷发达。
四、重点任务
1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力度,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福鼎市图书馆要大力推进图书馆自动化、网络化、数字化、现代化、社会化建设,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范围。继续扩大数字资源的保有量,完成珍贵馆藏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加工工作,重点建设地方特色专题资源库,提高数字资源的可用性、多样性、相关性。
2、实施总分馆制建设,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。
积极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,通过总分馆制建设实现福鼎市区域内文献信息全覆盖,无死角。着力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。围绕“书香福鼎”这一公共文化服务品牌,不断丰富其内涵、拓展其影响。建设图书服务点、以实体文献为基础、数字资源为依托、现代物流及移动网络为纽带,覆盖全市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。
五、保障措施
“十四五”期间 ,我馆将抓住机遇,强化工作者队伍建设,增强图书馆软实力。认真遵循《图书馆规章制度》等一系列制度,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,减少工作盲点,增加服务质量。此外,对于新进员工,采取老带新的方式,针对图书编目、分类、文献典藏、对外服务等方面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学习和交流,通过再学习再培训,促使员工素质和能力稳步提高。
图书馆业务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性,为做好单位新老员工的衔接工作,让新员工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,保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稳定性。建议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和人员保障上加大投入,保证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福鼎市图书馆
2020年11月3日